少年皇子 第二十二章 隐忍-《大汉皇帝》


    第(3/3)页

    “陛下放心,此事干系重大,臣绝不会多言,定然守口如瓶”,说完向着文帝行了个礼,便告退了。

    殿中只剩下来文帝一人独坐,紧握着手中的证词,文帝自言自语道:吴王刘濞…………

    “去命人将太子召开”,沉默许久后,文帝开口说道。

    一旁的内侍听到便火急火燎的跑了出去……

    太子看完文帝递过来的竹简,抬头看着黑着脸的父亲,便颤颤巍巍的开口道:“父亲,如今有此铁证,不若将吴王刘濞治罪”。

    也不由得太子不紧张,太子只怕文帝将当年杀吴国太子之事与此事联系起来,认为此事皆因他而起……

    “此时,那彭山已然自尽,只凭这些口供,便治一方诸侯王之罪,未免不足。

    且吴王已有不臣之心,若此时因此治他之罪,恐其立时便会起兵造反,此时匈奴外患不断,若吴王反叛,到时内忧外患齐至,可怎么得了……”。

    “吴王欲谋害父亲,难道就此不理?”,太子有些不甘道。

    文帝感慨道:“太子,为上位者,不可意气用事,朕自然也不愿隐忍,但如今这种局势,朕也不得不忍……”。

    而在另一边的吴国,刘濞迟迟等不到彭山等人返回,心中有些担忧,便秘密派数批人沿路搜寻,却还是未找到。

    刘濞见此,数日坐卧不安,害怕彭山等为朝廷所擒,更是令心腹吴国中尉张尔整军备战,随时应对朝廷的讨伐,令他意外的是,一月过后,朝中也未有何异动。

    “难道彭山未被刘恒老儿所擒,却不知那数人究竟到何处去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