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核。但在晋城另一项“工业”也在大力建设:“六月底便开始蒸酿第一批酒了。采用了后世的地窖酵、红泥封窖技术粮食的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而较为达的铸铁技术也让蒸馏器具齐备。提高了酒度所出原浆酒达到了五十度以上的高度!而百斤粮出酒率也达到了惊人地三十一斤! 洪皓是酒乡常客初时对耗费上万建设一个大型“酒厂”殊为不解而且这个厂还建设在距离火器作仅数里的山中往来甚是不便但还没等这些酒窖藏到期只是品尝到第一批原浆酒的时候洪皓就已经彻底被征服了:小炉小灶哪里出得了这等烈度的窖酒?大批酒坛中装的美酒只是少量在泽州和潞州衙门中出现。其余全部存入了太行山的秘洞中。 “张先生以江南和上京的酒价这等美酒可值多少钱一斤?”杨再兴这时才在衙中笑问洪皓。 “张子鱼”讪笑半晌才竖起大拇指:“杨大人所为果然多出人意表这等美酒便是现在上市恐怕江南河北地面上的酒坊都可以改招牌卖醋了!老夫在上京时那般劣酒也须一五六斤。若是这等好酒只怕一还买不得一斤!万石酒粮可得三十万。如此不下十五倍利大人高明!” 杨再兴摆摆手:“若是将这酒窖藏一年以上再以细瓷瓶装入以上等丝缎裹之再以木匣盛放限量而卖呢?” 洪皓张口结舌。半晌不得出声:“杨大人哪里来地这等生意经?当真能者无所不能!”再细细一算若是这般算法只是酒外的包装便少不得一若卖出去时怕不须五六!那是什么天价?怪不得这酒坊不敢在城里修造而是建在太行山中:若是给江南河北的行商们见识到这等工艺照抄照搬了去。哪里还卖得起价格? 不过让杨再兴最为牵挂的还是北上买马的罗彦。 大同府晋城分号内罗彦正愁云满面。大同分号主事孙同甫也相对无言虽然眼下满桌酒菜。甚至还远过罗彦在晋城中的伙食水平但两人都食之无味旁边一室内的兄弟们都在吆五喝六地吃得高兴却难解二人之忧。 ― “罗爷杨大人那里怎么晓得白鞑靼人情状!老孙在此间十余年了虽说为罗爷出力还不到两年可是罗爷所交待的事小的哪里推托过?只是这汪古部受了大金册封汗王在这长城外的千里草原上出行一步都有番贼陪同余下小部落被这大同府地军爷们打得生死不能便有几匹好马也须按官定的低价售与军爷们哪里敢卖给我等?若被撞破了我等还是细事那些个小部落只怕要灭族!” 孙同甫絮絮叨叨向罗彦诉了半天苦罗彦哪里不晓得他的难处!只是杨再兴那里却是生死相交的大事若没有良马晋城军中的马匹迟早消耗殆尽便配出些劣马来也少得可怜且不堪应用。难道过得几年练兵到可用之时竟然只能在泽州、潞州守城? 杨再兴自然想像不到汪古部已经被金人所控制连一匹马输不出来但形势格禁罗彦也良不愿就此空手而回晋城咬牙半晌突然问了一句:“若不与汪古部买马却须到哪里还有好马可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