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崦嵫山下,绿水轻舟(1)-《妖刀之鸣鸿天下》


    第(2/3)页

    梵香心下有些讶异,凝神看去,见那渔舟横卧于近旁的竹荫水畔,不再移动。舟中一人,站于舟头,于雾气朦胧中,依稀可见那人身形娇小,身着一袭淡紫色深衣,却看不清他的样子。他侧了脸面,看着西去的远水,吹着一支碧色的玉箫,风拂衣袖,一动也不动,良久良久。竹下阴影中,箫声悠远而清寒,如舟下绿水微澜,清清冷冷,正如寒水孤舟中一天涯客子,竟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梵香心想,此间再无其他人,正好可以向他打听一下。正要缓步上前,忽听那舟中人箫声一转,音调急转高音,有如云中响箭,激越而起,然后突然断歇,将玉箫从嘴边移开,轻轻唱道:——

    “今朝来友,去日悠悠;

    青青草原,与我解忧;

    偕我来归,路长且阻;

    彼君子兮,无怨无尤;

    崦嵫山下,绿水轻舟;

    彼君子兮,可否与游?”

    声音柔美清净,娇媚清脆,旋律和缓,悠扬,深情一往,如山中清泉,潺潺而流,如细雨滴进心田,润物无声。

    那人一曲歌毕,转过身,抬起头来,面对高岸上的梵香微微一笑,说道:“大哥看这苕水雾景可美,你我何不荡舟江上,尽览这和平安宁之乡?”说着将手中玉箫握于手心,双手抱拳,向梵香深深一鞠。那人声音柔美,纤细,清脆,正是一个小女儿的嗓音。

    梵香听着这歌声,词意古雅,似有相邀之意,又听这确乎相请的言语,遂牵了大青马,走到水边竹荫下,相距渔舟不过数尺,此时,于雾气中已可看清那人的样子。此时相向而对,竹荫之下,青雾之中,明媚的阳光斜斜的照映下来,这人的样子看上去约略十五六岁光景,正是豆蔻之年的少女。看她肤白胜雪,两颊有些清瘦,鼻挺而秀美,两弯眉梢如画,一笑时,颊上印出浅浅梨涡,一嗔时,眼含羞而不怒,一嗔一笑之间,总是无常于不可猜度。她俏生生地站立船头,头顶随意挽了一个丸子头,结了一条细细的紫色丝绦,轻轻的垂在双颊后,身穿一袭淡紫色深衣,衣襟甚是合体,衬托得她身形娇小玲珑,在江风拂过时,衣带轻舞,似有不胜凉风的娇羞。

    梵香虽潇洒飞扬,但师门规矩素来清净严格,于男女之间戒律颇多,人人律己谨严。他见对方竟是个娇娇怯怯的小女子,容色清纯无邪,清丽不可方物,在此无邪单纯的容光中,自感有些惭愧,呐呐不知能说甚么,一愕之下,登时脸红过耳,向这少女躬身一揖,说:“这位小妹,打扰了。”便要转过身去,欲待回身边走,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与这女子有似曾相识之感。

    那少女见他如此,忽扑哧一笑,忙轻轻捂住了嘴,说:“大哥哥,你不认识我了么?”眼神大胆而热切地看着梵香,两只大眼睛骨碌碌地紧盯了梵香的眼。

    “你,你是……”梵香有些惶惑,看着这少女,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大哥哥,你先上船呀,我们这就走呗!……我等会再告诉你!”那少女眼中一痕狡黠的光泽一闪而过,看着梵香怔忡不定的神情,再也忍不住,忽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