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满城风雨-《甜园福地》


    第(2/3)页

    千总夫人的投资,袁县令又率先交的定金,跟风的到现在为止有了二十几家,这还是阿圆隐在幕后的结果,如果爆出怀双胎的妇人参与此事,恐怕,交钱的连十户都不会有。

    这其实很正常,相信随着幸福苑的修建进程,状况会越来越乐观。

    阿文考试的结果迟迟未来,据说是因为采取了糊名和誉录制度。针对于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出是何人的字划。根据袁州人李夷宾的建议,又安排专人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无法探知到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当然,科举工作就更繁琐了,发榜的时间就拖沓的更长。

    中了秀才的书生,可以直接奔赴登州府参加解试,解试再中榜单,第二年的春天,去省城参加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殿试就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说起来分外简单,但是,如若有一关不曾通过,再等下一次考试机会,需要整整三年。

    虽然,小阿文的年龄摆在那里,根本用不着考虑一发即中,使劲儿往虚岁上靠,也仅仅能号称十二岁而已。

    但是,这个孩子对于读书那是非常有把握的,先生给他找来借阅的以往考生的优秀试卷手抄版,他全部能背的滚瓜烂熟,并且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流畅自然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有的书生穷极一生也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够很轻松的做到。

    果然,阿文的秀才很顺利的考上了,还位于朱阳县的第二名。

    拉面馆里,美丽坊里,终于第一次散去了所有的阴霾,敲锣打鼓放鞭炮,狠狠的兴奋了一把。

    让那些传说咱肚子里是不吉祥的双胎的人都眼红去吧!姐就是吉祥物,姐肚子里的娃娃就是遇难成祥的福娃娃!

    阿圆挺着腰身站在面馆门外显摆,没错,就是**裸的显摆!

    相熟的人家都送来了贺礼,李薇还是亲自到场的,随行的,除了绿柳,就是两个老大夫。

    拉面馆停止营业,专心接待上门庆贺的客人。

    袁县令来到时,又引起大家一阵激动,小阿文也专程上前谢恩,因为袁县令三不五时的指点学业。

    阿文啊,看这小脸都熬瘦了,咱今年到秀才就行了,三年后再一鼓作气博取新的功名,养一养身子最要紧!李薇生了孩子以后,人间烟火气十足,对闺蜜的这个贴心小弟弟,更是亲昵十分。

    阿圆也是这个意思呢,虽然小家伙始终坚持着练习贺聪所授的那套武艺把式,身子骨也没出过啥毛病,可是到底年龄还小,不忍心拔苗助长给他压上过重的思想负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