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兄弟俩-《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担心哥哥在妻妾问题上犯糊涂,阻碍了自己的前程,关乐和以前就苦口婆心劝过关正祥。现在这话也不过是老话重提而已。
关正祥的话题跳跃性太大,关乐和开始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待他转过弯来,一股怒意直冲心头。
关正祥不知道弟弟已起了警惕之心,仍按着自己的节奏继续问道:“我听说,你那个弟子杜锦宁十分会写话本,而且在农事上也极有天份,还立志以后要做大司农?”
也就是说,关正祥不是像齐伯昆那种八面玲珑、极有手腕的政客,他因太过专注于手上的事,很少去过问与礼部无关的事情。
再生稻的事,因为闹得沸沸扬扬,关正祥知道此事不奇怪;可陈主事才于上午在工部说要处置《种田记》的作者,关正祥就知道了,还特意唤他来问话,这就不得不让关乐和多想,总觉得有人特意将此事告诉关正祥,以达到什么目的似的。
提到杜锦宁,关乐和心里的那根弦一下子绷紧了:“二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话虽仍是原来那话,但说话人的心境已大不一样。
见关乐和不作声,关正祥的眸色沉了沉,将茶叶罐递给小厮,让他泡了茶来。
可巧的是,原来的礼部尚书是二皇子的拥趸,新皇上台之后,他就被清算了。待到提拔新礼部尚书的时候,正值与大食和高丽两个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时期,而关正祥正是礼部懂得这两国语言不多的官员之一。由他带着官员们跟两国谈判,很顺利地将贸易谈了下来。
关正祥身为礼部尚书,知道这个消息倒也没什么,关乐和点了点头:“正是。”
他的眼眸一下子沉了下来,带着寒意望着关正祥:“二哥,我原就说过,你后宅的事,我一个做弟弟的不方便插手。你想让泽哥儿回家住,那你就去跟嫂子好好说。嫂子的性子要强些,却不是不明事理的。只要你服个软,她也不可能真跟你闹僵。”
“你们工部有些人觉得这人没有通过朝庭,就胡乱把这些写进话本里去,引起民众跟风,扰乱市场稻米的价钱,所以提议要把写书的人抓起来治罪?”
赵晤新上位,手上缺人手,见关正祥能力似乎不错,而且为人老实,在夺嫡斗争中也没牵涉其中,便将他提为了礼部尚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