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新问题-《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他的心态早已跟当初不一样了,至少已经能很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了。
原先杜锦宁有什么事一直使唤江北,现在青木这一到来,让江北既委曲又危机感十足。最近他都在跟着观棋学着如何做一个合理的小厮,又请忠伯给他指点,倒比原先长进不少。
不一会儿姚书棋过来了。
两本的文笔都很不错,人物性格生动,剧情也还算曲折吸引人。当然,要没这些优点,它们也不会被放到杜锦宁的案头来。
“签了。”姚书棋道,“而且照着少爷您的吩咐,把保密条例也写在了里面,并把违约金定在了一千两银子,又去官府签了红契。为了这个,这两人足足犹豫了一个月才签的。本来还有一个人,因为咱们这契约的条例有些苛刻,便没有签约。”
他在原主人家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做事既细心又懂规矩,让杜锦宁使唤起来十分顺手。不像江北,因为从没伺候过人,有些事情你不交待清楚,他就想不到要去做。原先杜锦宁还没觉得,现在被青木这么一比,他就显得太过被动。
杜锦宁摆摆手。这时代的人重文而轻理,科举考试的内容决定了他们打小在文学里摸爬滚打,水平高的文人太多太多了。只要肯出钱培养写手,写出比金庸大大更精彩的小说也不是没有可能。她并不觉得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是不可打败的。她认得清事实。
“你让姚叔过来一趟。”她对青木道。
“我叫你找的写话本的人你找得怎么样了?”她问道。
他赞同地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了。不过我相信,少爷的话本是谁也比不了的。既便茶客一时贪图新鲜跑过去听一听,最终还是要回到咱们的茶馆里来的。”
可见有竞争才有进步的动力。
青木是跟朱大娘他们一起被买过来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姚书棋觉得江北缺少训练,且性子也些大大咧咧,总归是有些不放心,便把他感觉很不错的这个少年拔过来给杜锦宁做小厮。青木原先有个原主人起的名字,来伺候杜锦宁的时候就主动请求少爷为他赐名。杜锦宁便随口给他起了个青木的名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