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将乱-《望族权后》


    第(2/3)页

    韦海池好歹也是坐上了太后的交椅,许多事情,她不可能直接开口,比如要求臣子装神弄鬼唬弄百姓,于是便需要臣子善解人意,在适当的时候,弄出一些神迹吉兆来蛊惑人心,她这太后只要作出遵奉天意的诚挚之态,表示一点没有怀疑所谓神示都是人为。

    万一败露,那都是奸歹小人的错——刘玄清就是前车之鉴。

    “徐修能这人还真有些手段,也能舍得下颜面。”贺烨竖起一只膝盖,手指在上有下没下的敲击:“他虽出身勋贵,好歹也是正经科举入仕,这套把戏,瞒得过布衣百姓却瞒不过官场中人,如今官纪虽然腐败,诸多士人倒还有几分残余骨气,至少鲜见有人如他一般舍得下脸皮身段,行为读书人不齿之下三滥。”

    这话有些褒贬不明,十一娘倒也能够理解,毕竟贺烨是要夺取权位的人,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行为得光明磊落,不可避免许多见不得光的行为,身边倒也需要这类奸歹小人。

    “徐修能呢,其实本质不算恶劣,然而因为太过想要出人头地扬眉吐气,虽起初选择了一条正道,却也因为权欲之心而渐入歧途。”十一娘说道,突然觉得徐修能其实与秦霁相类,只不过前者更有智计,后者只有贪欲而已。

    贺烨颔首:“我虽然也难免需要这一类人,不过心里明白,这类人如今不会择我为主,这类人对我作用有限,隐患却更大。”突然看向十一娘,卷起唇角一笑:“例如秦霁,若不是她纠缠,我绝不会产生主动收用之心。”

    十一娘:……

    殿下真是越来越恐怖了,竟然仿佛能看穿她心中所想?

    “徐修能虽然升任中书舍人,暂时还不能对澄台产生威胁,那么王妃所说大事不好,应当不是针对此件吧?”

    听这问话,十一娘回过神来:“因着徐修能分忧解难,太后终于有了说法平息流言,她大约也回过味来,暂时打消对蜀王之疑心,察觉是另有居心叵测者推波助澜,所以诏告天下,诸如太后逾制上苍降怒之言皆为逆贼散布,要求地方州县严察,但有继续散布流言者,视同大逆不道治罪。”

    太后声明,当初择地另建陵寝,是仁宗帝之见,她虽一再推辞,但仁宗帝孝顺,死心踏地要为她这生母建陵,那么这些流言,针对的便不仅仅是她,而是怦击仁宗帝失德,诋毁先君,难道还不是大逆不道?!

    贺烨蹙眉:“这么一来,太后岂不是给了那些贪官污吏名正言顺祸害百姓理由?”

    十一娘长叹:“我也是担心如此一来,天下不宁动乱暴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