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债务危机-《三国双绝》


    第(2/3)页

    “除此之外,共和军南下,需要调遣大量的军费,共和军后勤不错,但依赖钱财大多,这对共和军来说,极为的不易。调动军队,尽管共和军的民兵数量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临时征调,还需要训练,整顿,花费时间也不少。从几日来看。共和军并没有动员的命令下达,可见他们能够动用的兵力也不是很多。当然了。还有他们的通道。一支极为严重依赖后勤的军队,在通道尚未打开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贸然南下的。”曹操如此说到。

    曹操的分析十分的中肯。甚至是,一下子就点在了共和军的要害上。

    因为这些都是共和军当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而且都是要害。

    共和军之所以能够打胜仗,特别是后期,他们依据自己在武器上的优势,充分的发挥火力上的优势压制对手。比如,在对付北方乌桓人面前,那种拼命倾泻火力的做法,就让乌桓人根本无法承受。双方就在这样不断的试探当中打成了烂战。尽管在人数上,单兵格斗上,乌桓人占据上风。但共和军在火力上占据优势,尽管人数很少,但火力极为强大,在如此情况下,自然而然他们也无法承受这样的一种损失。

    但火力强大意味着你的后勤补给压力很大。这是共和军的重大的弱点,一点后勤补给不济。运输出现了问题,比如,一开始遇到恶劣的天气,加上道路的不适应。共和军出现了 火力缺乏的症状。他们的作战一下子就进入到了一种难以控制的局面当中来。

    但随后后期的后勤的展开,他们的情况才装好。

    同样的道路。共和军想要南下,他们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就是后勤。共和军财政已经无法支持打一场更大规模的作战了。这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曹操很清楚,共和军已经欠下一屁股的债务了。除此之外。就是道路的状况。

    似乎是上次的总结有了很大的教训,让共和军十分的深刻。对于道路的控制,共和军似乎达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上来。在没有改善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贸然进行大规模的推进。特别是,从上党地区,以及河东,要翻越太行山,以及中条山。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可是非常的大。因为道路的控制权还在对方手中,如果他们无法得到道路控制权,就意味着后勤补给线被对方死死的卡住,这样一来,他们根本就无法进一步的活动开来。自然而然,共和军无法南下作战。这对共和军来说,这才是最大的困难。

    正是如此,曹操把共和军的底牌看透了。他知道,共和军在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们似乎不太会选择出兵。

    李家庄。作战部。

    “出兵的问题有太多太多的不利了。”尚武把手中的报告放在一旁说到。参谋们进行了对比,以及综合各方的因素,他们认为,主动干预的成功性似乎不大,首先,他们并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寻常百姓不知道共和军,豪强地主对共和军的一些做派十分的不赞同。读书人更是看不起。南下得不到当地的支持。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就是他们的债务,共和军的债务太多,加上连续发行多次的土地债券以及战争债券,如果不能及时的清理的话,共和军的信誉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了。这对共和军来说,可是极为不利的事情。

    其三,自然而然是交通问题。这个问题。难。尚武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应对这样的事情。毕竟,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很多事情都不是他们难以应对的状况。

    “在战争问题开打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整理一下我们的财政,或者是,清理一下别人的债务问题。”贾诩递交了一份报告给尚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