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宽松的经济环境-《三国双绝》
第(2/3)页
“不用担心,是我们的自己人,不用担心。”一名中校举着手中的望远镜大声的喊道。
“是附近投降过来的土匪,他们已经放下武器。注意警戒就可以了。”中校这样说到。
老兵们纷纷放松下来,只有新兵还有一些紧张,新兵普遍缺乏经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一个情况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经过一些事情才能让他们成长起来。
可即便如此,共和军的纪律将会最大限度上的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土匪和共和军的警卫队相比,他们依然差距很大,加上很多土匪,并不是实质性的土匪,他们大部分都是自保性质,属于被迫无奈,在一定的政治条件下。他们还是会选择大规模的投降,只有极少数会依据险要地形进行抵抗,这样的事情是极为难以避免的。
董卓的中军营帐内。
董卓军和共和军沿着黄河形成了对峙,但是在很多重要的渡口,双方都很默契的选择了放弃对峙,因为双方都依赖于双方的贸易,因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维持这种对峙的状态。
董卓需要钱,大量的钱,因为他有庞大的扩军备战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基础就是大量的资金,尽管一部分可以依靠借款来完成,但是,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繁荣,以及关税来作为抵押,如果关税不能够繁荣的话,结果会非常的麻烦,无奈之下,董卓只能接受共和军的建议,采取低关税的方式刺激边境贸易的增加。
“关税可以减低到百分之五,这样的话,税收固然可能减低一些,但是,贸易的规模却可以增加,这样的话,我们反而能够赚钱,同时,为了刺激共和军方面的商人大规模的进行采购。我们对他们的商品关税进行减低或者免除,这样的话,反而对我们更加的有利一些。”李傕这样说到。
董卓对经济一窍不通,不仅仅是董卓。李傕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只是知道,和共和军做生意,虽然他们可能处于一种贸易不平衡的一端,但是,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关税会带来很大一部分的收入,因为商业贸易额会迅速的增加,尽管只有百分之五,但这百分之五可以带来很大的收益,因为他的规模变得很大许多,这就是十分有利的一点,有了这样一点,他们的很多生意实际上都是可以展开的,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们的很多反应都是极为的有利的。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态势下,董卓看到的是贸易放开之后的好处,对于经济,他们真的是一窍不通。
“初步的估计,我们的收入会超过一百万钱,这些钱财,可以保证我们改编十五个步兵营,以及补充三个炮兵营的装备,如果借贷一部分的资金的话,我们还可以组建两个营的骑兵部队,他们的装备程度会进一步的扩许多。”李傕这样说到。
实际上,放开关中的贸易,对董卓方面十分的有利,除了西凉贸易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西域,西域对中原商品的需求远远超过董卓的预期,减低关税,以及鼓励贸易的举措,就会大幅度的增加对西域商品的供应,加上贸易方面的合适上的发展,这对董卓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将会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第(2/3)页